欢迎光临西安石油大学信息公开网!      今天是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2025年工业题材纪实文学写作研讨会

2025年10月27日 20:14 人文学院 点击:[]

10月25日,由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与我校联合主办的2025年工业题材纪实文学写作研讨会在明德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工业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蕴藏的时代精神与人文价值。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和出版界人士,包括著名作家、陕军东征五虎将之一程海,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小说评论》原主编李星,中国石油作协原副主席、中石油宝石花集团董事长李杰训,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马照云,常务理事郭纪祥、陈西平、潘炳文、王选正,著名作家、《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著名作家、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第广龙,工人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宋杨,玉门油田宣传部长肖生科,长庆油田作协副主席李建学,著名评论家、作家、教授段建军、张英芳、沈壮娟、曹春华、郎松雪、郝超、崔英春、徐向阳。我校副校长张骁勇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期刊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骁勇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深情阐释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追求。张骁勇指出,西安石油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高等学府,自建校以来始终与我国能源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因“油”而建、为“油”而兴、与“油”共进。张骁勇强调,学校不仅致力于培养能源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同样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的滋养,坚持以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坚持文科建设与石油血脉相融,培养了一批“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程海和李星先生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指出“工业题材理应成为共和国文学的明珠,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对工业文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人文学院院长方亭在主持时表示,学院名在“人文”,更行在“工业”,致力于在石油精神、工业叙事与文学表达之间搭建桥梁。她指出,工业题材纪实文学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更是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会议期间举行了赠书仪式。李杰训先生和崔英春女士向我校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赠送了珍贵的记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和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先进事迹的工业题材文学作品,为传承石油精神、丰富馆藏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会专家共同聚焦“工业题材文学如何成为共和国精神叙事的核心载体”这一命题,形成三点共识。首先,题材价值的再确认。弋舟、段建军把工业叙事提升到“国之重器”高度,指出它既是现代化经验的数据库,也是红色基因的活化体;石油、军工等“硬题材”理应在文学版图上与乡土、战争传统并置,成为“明珠”。其次,叙事方法求深求新。李杰训、第广龙、崔英春以“挖石油”比喻写作须深钻到地质岩芯般的人心史,对石油工业题材进行深度挖掘;沈壮娟、郝超进一步提出“诗性建构+红色记忆”双轨,以抒情稀释技术密度,以口述史、档案、物证等书写“可触的国史”;张英芳、郭明军把“劳动”拉回叙事中心,强调技术具身与情感共融——只有把大机器的“铁味”写进肌肉的酸痛、把图纸的线条写成爱情的曲率,工业才不再是冰冷布景。第三,新时代困境与突破。张伟坦言“资料堆砌”使读者敬而远之;肖生科、樊柯提出让历史逻辑与文学价值互证,让企业家、工程师、产业工人共享叙事主权,并借阿耐《大江东去》等案例说明“市场+改革+人性”叙事可有效激活题材。

研讨会通过主题发言、自由讨论、穿插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了工业题材纪实文学的历史脉络、现实意义、创作方法与理论建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工业题材纪实文学在新时代承担着重要使命,需要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作品来记录工业文明、讴歌劳动创造、彰显民族精神。“钢铁的脊梁需要文化的浸润,记录、研究、传播我国工业包括能源工业发展的伟大成就与精神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undefined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工业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学话语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更是西安石油大学“文化西石大”建设的生动实践。这一文化建设活动既夯实了学校的文化根基,又拓展了特色文化传播路径,更让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主题、行业发展紧密相连。

上一条:宝鸡市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鹏伟一行来校座谈交流 下一条:学校举办首期“导学思政工作坊”

关闭